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大眾傳播理論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新聞研究所  
授課教師
蔡蕙如 
課號
JOUR7021 
課程識別碼
342 M2250 
班次
01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新聞313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4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2023.9-2023.12|每周四9:10-12:00|三學分
上課教室|新聞所313
蔡蕙如|tsaihuiju@ntu.edu.tw
研究室研討時間|週三、四或其他,請先來信約時間
課程助理|陳芸霠 (ㄧㄣ)

傳播理論不只是「理論」,理解、認識傳播理論的發展與歷史,並且應用在當代各種傳播情境當中,傳播理論將是最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以分析當代各種傳播、政治、文化現象。各種傳播理論,更提供我們多元且批判的觀點養分,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理解並且預示傳播文化的現象與發展,以及身為傳播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巨觀角度,從歷史脈絡認識傳播理論在不同情境與相對應條件(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面向)的發展與限制;並且同時從當今多媒體與新科技發展的時代下,重新詮釋理解傳播理論與當今社會的關係。微觀角度,則從不同角色行動者 (媒體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公民、閱聽人、弱勢族群等)出發,檢視傳播理論如何解釋行動者、媒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傳播理論不只是「已發生」的歷史,傳播理論是歷史與當下的社會互動而成的產物,進一步引導我們的眼光專注不只在界限範圍內的知識,更引導我們發現眼前的傳播文化現象。我們需要從歷史的深度(從問題的出現、存在、惡化、消失的過程做縱的觀察)探尋問題癥結,更須看到問題並不可能?獨立且純粹地?存在(除了傳播領域,我們必須從整個台灣社會以及國際社會的脈絡做橫的分析)。

特別是當代社會與傳播媒體的關係,無論在台灣當地政治經濟文化脈絡(以及我們的生命經驗),或放置在全球化的情境底,我們都不難發現?傳媒?做為一運轉/改變/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勢必逼促我們不得不面對當代社會與傳播之間曖昧難解的關係與其清晰可見的小徑,循著這條小徑走,我們將可發現當代傳播問題所展現出來多元且複雜的風景。 

課程目標
1. 清楚說明重要的傳播理論
2. 學會使用傳播理論,用來分析當代/歷史傳播相關議題
3. 發展未來傳播領域相關研究主題
4.批判、反思與關懷傳播議題 
課程要求
(暫定,第一周會有新版本並討論上課相關規定)

三、上課方式與評分標準
1. 線上教學平台:
NTU COOL & Facebook混搭使用。請同學務必詳閱課綱、NTU COOL & Facebook,公告後3天內視所有人都已知悉。課程內容,可能因上課情況所有調整。
NTU COOL :繳交作業區、正式公告區
Facebook社團:及時討論、助教與老師發布公告等


請加入課程社團

除授課者逐週準備材料及參與講述,課程參與者應該完成以下工作:

2. 個人平時表現50%(包括出席次數、課堂綜合表現、導讀報告)

(1) 課堂參與(20%):
本課程重視學生的出席率與課程參與,透過每次課程的討論、發表與交流是促進良好課堂的重要元素。請準時出席。學生一學期可請假一次(不扣分),從第二次起將扣分。若有事不能來,請課前告知助教與老師。除了必要查資料的時間,請盡可能不用電子產品(因為銀幕容易成為討論之間的屏障),有需要緊急連絡的事件,請直接到教室外面聯繫。
口頭報告1-2次:
課程進行方式:由老師先講授課程並且與參與同學討論文獻中的重要議題與問題。
由同學分組報告,以該週主題、基礎文獻為出發點,延伸相關議題進行介紹,可以利用多媒材內容,並且以此議題,開發一個可能的研究企劃,口頭報告約15張PPT,包括所有引用的參考資料,課前一天晚上9點前將PPT檔上傳到NTU COOL課程平台。
1次個人口頭報告、1次分組報告(視人數與paper數量而定)

演講心得:本課程預計舉辦2次演講,需撰寫心得反思(約1000字以內,演講當天晚上23:59前上傳NTU COOL)。

(2)每周閱讀與短評(30%):
需針對每週讀物,進行寫作一到兩頁的短評(A4 /2頁內),根據文本提出批判性與分析性的觀點,並且最後提出至少2個問題,並先盡可能地回答問題(上課討論)。
1)每週心得作業格式:
檔案名稱:例如:0915(日期) W2(週次) 學號 姓名
內容包含:
(1)文獻評述:針對所閱讀的文獻,提出評析,請勿摘要文獻,並與文獻對話。

主要論點(問題意識、理論觀點、方法,結果)
評析(該論文對於理解此議題有何優點?有何問題?可以如何改進)

(2)提問:提出兩個問題並先嘗試自己回答

3)每周作業繳交時間:
每周心得+2個提問:
上課前一天中午12點前 上傳NTU COOL 每週心得繳交區
每周提問:助教將收集所有同學提問,並且放在GOOGLE DRIVE供參。



4)分組作業與報告:案例分析報告(10%):

(1)文本分析:11/9口頭報告,11/8上傳
本課程第7、8、9週為文本分析,介紹主要文本分析方法。請同學分組針對感興趣的一則新聞故事(例如:股東大會新聞、女性參選人、環境、人權、受壓迫者等),運用學習到的理論與方法進行分析。

(2)內容應包括:
問題意識。
文獻(概念與研究)。
架構與方法。
分析結果。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新聞文本)
(不含附錄,字數2000字左右)
(二到三人一組)

(3)繳交時間:分組作業請於11/8 前一天中午12點前上傳NTU COOL

5)期末報告提案、期末口頭報告(15%):
預計利用 11/16、11/23、11/30 一開始上課的40分鐘,進行期末報告提案,內容應包括:研究主題、問題意識、研究問題、預計可能採取的研究方法、初步的文獻搜尋與閱讀。期中提案請在11/15晚上6點前上傳NTU COOL
12/21 期末口頭報告與討論(前一天中午12點上傳handut)


6)期末最終報告25%
題材:與傳播理論、新聞傳播等相關之小型研究。
型式:正式之學術報告型式繳交。字數應為8000-10000字,格式應嚴格依照學術論文型式(應有書目與注釋)建議用ENDNOTE軟體。
內容:應指出具體之問題意識,說明為何用特定角度討論特定的問題,如何解答此問題,如何進行有系統的分析,結論應總結研究發現,並闡明研究的意義與建議等。
進度:可約討論

不可抄襲,記得校對,減少錯字。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每周二、四下午1:00-3:00,討論請先來信約時間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張錦華(2010),《批判傳播理論:從解構到主體》(增訂版)。黎明。
張錦華譯(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張錦華、柯永輝、顧玉珍、周月英 (1995)。《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台北:碩人。
(符號學及論述分析案例)
張錦華 (2001) 《女為悅己者「瘦」?瘦身廣告風潮、大眾媒介效果與閱聽人詮釋》。台
北:正中。
陳學明 (1996),《文化工業》,台北:楊智。
舒嘉興 (2001),《新聞卸妝-布爾迪厄新聞場域理論》。台北:桂冠。
林芳玫 (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Touraine, A. (2002). 《行動者的歸來》,(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臺北, 麥
田。
高宣陽 (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黃瑞祺 (1996),《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光興等譯 (1992),《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
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Guilford Press. 朱元鴻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
流。
Kellner, Douglas.(1995). Media Culture. N.Y.: Routledge.
Stevenson, Nick. (1995).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 Social Theor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urran, James, David Morley, and Valerie Walkerdine. (1996). Cultural Studies
and Communications. N.Y.: Arnold.
Storey, John.(1996). What is Cultural Studies. N.Y.: Arnold.

相關碩博士論文等。
國內期刊:《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等。
國外期刊: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Discourse, etc.

數據化、平台化與傳播理論再思考
W. Russell Neuman (2017). The Digital Difference: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Effects
Scolari, C. A. (2009). Mapping conversations about new media: the theoretical field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11(6), 943–964.
Choi, S. (2020). When Digital Trace Data Meet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 Direction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8(1), 91–107.
Koopman, C. (2019). Information before information theory: The politics of data beyond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21(6), 1326–1343.
affordance
Nagy, P., & Neff, G. (2015). Imagined Affordance: Reconstructing a Keyword for Communication Theory. Social Media + Society. https://doi.org/10.1177/2056305115603385
Guzman, A. L., & Lewis, S. C. (20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munication: A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genda. New Media & Society, 22(1), 70–86.

國際傳播
李金銓(2022)。國際傳播國際化。聯經。

Mohamed AN. Journalism and activist democratic theory and ethics: When the ‘chilling effects’ of libel can lose effect. Journalism. 2020;21(9):1212-1228. doi:10.1177/1464884918796583
Pelzer, E., & Raemy, P. (2022). What shapes the cultivation effects from infotaining cont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journalism studies. Journalism, 23(2), 552–568. https://doi.org/10.1177/1464884920922704
Robert S. Fortner, P. Mark Fackler (Eds.) (2014). The Handbook of Media and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Wiley.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book/10.1002/9781118591178
Denis McQuail and Mark Deuze(2019) McQuail’s Media and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gela Phillips (2014) Journalism in Context: Practice and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Christian Fuchs (2016)Cri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New Readings of Lukacs, Adorno, Marcuse, Honneth and Haberma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Mary Beth Oliver, Arthur A. Raney, et al.(2019).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Routledge Communication Series)
Christian Fuchs(2020). Communication and Capitalism: A Critical Theory (Critical, Digital and Social Media Studies)

Griffin, E. (2012). 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Frey, L. R., Botan, C. H., & Kreps, G. L. (2000). Investigating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2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數據化、平台化與傳播理論再思考
W. Russell Neuman (2017). The Digital Difference: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Effects
Scolari, C. A. (2009). Mapping conversations about new media: the theoretical field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11(6), 943–964.
Choi, S. (2020). When Digital Trace Data Meet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 Direction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8(1), 91–107.
Koopman, C. (2019). Information before information theory: The politics of data beyond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21(6), 1326–1343.
affordance
Nagy, P., & Neff, G. (2015). Imagined Affordance: Reconstructing a Keyword for Communication Theory. Social Media + Society. https://doi.org/10.1177/2056305115603385
Guzman, A. L., & Lewis, S. C. (20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munication: A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genda. New Media & Society, 22(1), 70–86.
國際傳播
李金銓(2022)。國際傳播國際化。聯經。

性別
顧玉珍(1995) 。性別知識的生產-以國內傳播學院的性別論述之生產為例,新聞學研究 51期 ( 1995/07) , 1-31。
蕭蘋(2009)。媒介與性別研究的在地紮根,華傳播學刊 16期, 15-23。
蕭蘋(2020)。為愛加點味道:解讀烹飪相關廣告中的家庭性女性氣質,53期 , 21-55。
蕭蘋(2004) 。新聞專業中的性別政治:媒介組織對女性記者及其報導的影響,新聞學研究 81期 , 85-123。
康庭瑜(2019)。「只是性感,不是放蕩」:社群媒體女性自拍文化的象徵性劃界實踐,中華傳播學刊 35期 , 125-158。
李佩雯(2019)。大學生,性別平等了沒?:異性戀大學生愛情腳本之初探研究,中華傳播學刊 35期 , 89-123。
DIFFERENCE: Lana F. Rakow and Laura A. Wackwitz(2004). Difference in Feminist Communication Theory p13-27
方念萱(2016)。家中斷捨離?兩種傳播科技退用的性別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38期, 111-169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07  【(暫定,第一周會有詳細最終確認版本)】

基本概念: 理論、典範與社會
課程介紹、自我介紹、說明與討論本學期上課規則與作業方式
從社會學角度思考的自我介紹

討論議題:
1何謂理論?理論有幫助理解人與世界嗎?
2何謂典範?不同典範的旨趣,方法與目的有何不同?

11:30兩班集合,由圖書館員介紹研究資源與使用方法

閱讀:
劉駿州(1994)。〈實証、批判、詮釋──三大方法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48): 153-167。
翁秀琪(1992)。〈第二章 理論與理論建構〉,《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頁33-42。台北:三民。
參考:
開放社會科學(劉鋒,Oxford)
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有中譯本) 
第2週
9/14  (一)結構
第2週:台灣傳播研究領域中的典範﹣傳播知識份子的角色(林麗雲老師主講)
討論議題:
研究問題多由感知到社會問題而來。過去台灣傳播學者如何感知傳播問題?
你認為當前臺灣傳播現象中,什麼問題最嚴重?你如何感知這個問題很嚴重?
研究者應該探討、解決或介入嗎?

課前練習:畫研究架構圖
課前閱讀:
馮建三(2012)。〈臺灣公共電視的建構與擴大:學院知識份子、社會遊說與政治威權〉。《傳媒公共性與市場》。頁329-343。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錦華 (2013)。比較美國2003年反鬆綁媒改運動和臺灣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的異同. 《傳播研究與實踐》, 3(2), 1-37.
林麗雲(2004)。《台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第六章。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案例:香港老師在反送中事件中的串連與呼籲
“Listen to the People, Speak Like a Human Being” - Petition from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nd Media Professionals #HongKong #AntiExtradition 3 August 2019
延申閱讀
Nicholas Kristof Professors, We Need You! FEB. 15, 2014 http://www.nytimes.com/2014/02/16/opinion/sunday/kristof-professors-we-need-you.ht
 
第3週
9/21  第3週:批判理論與傳播政治經濟學:市場、社會與新媒介

課前閱讀:
傳播驛站(2022)《 傳播政治經濟學手冊》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導言、ch1,2,7
Fuchs, C. (2020). Towards a cri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s renewal and update of Marxist humanism in the age of digital capitalism.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50(3), 335–356.
馮建三(2003)。〈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新聞學研究》,75:103-140。


延申閱讀:
陳炳宏(2003)。〈第二章產業經濟理論〉,《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頁3到36。
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臺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85期(2005年10月):頁1-30。
Fuchs, C. (2016). Cri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New Readings of Lukács, Adorno, Marcuse, Honneth and Haberma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Press.
Fuchs, C. (2020). Erich Fromm and the Cri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Humanity & Society, 44(3), 298–325. 
第4週
9/28  教師節停課一次 
第5週
10/05  第5週:新聞產製

課前閱讀:
Ryfe. (2021). The Economics of News and the Practice of News Production. Journalism Studies (London, England), 22(1), 60–76. https://doi.org/10.1080/1461670X.2020.1854619
劉昌德(2020)。〈小編新聞學: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如何轉化新聞專業〉,《新聞學研究》。142:1-58。
延申閱讀:
Wu, Tandoc, E. C., & Salmon, C. T. (2019). Journalism Reconfigured: Assessing human-machine relations and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automation in news production. Journalism Studies (London, England), 20(10), 1440–1457. https://doi.org/10.1080/1461670X.2018.1521299



 
第6週
10/12  第6週:新科技,平台化(蔡蕙如老師主講)
平台資本主義對傳播生態的影響: 從傳播政治經濟學的取徑

課前閱讀:
劉昌德等(2023)。營收破壞,流通依賴:數位平台對臺灣報業與雜誌的經濟衝擊。中華傳播學刊。(43), 7-55。
Felix M. Simon (2022) Uneasy Bedfellows: AI in the News, Platform Companies and the Issue of Journalistic Autonomy, Digital Journalism, 10:10, 1832-1854, DOI: 10.1080/21670811.2022.2063150

延申閱讀:
Neilson, & Heylen, K. (2023). Journalism unions and digital platform regulation: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submissions to Australia’s 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Culture & Policy. https://doi.org/10.1177/1329878X231176583Napoli, P. (2019). The Taming of the Web and the Rise of Algorithmic News. In Social Media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pp. 22-52).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eese, & Hurcombe, E. (2021). Facebook, news media and platform dependency: The institutional impacts of news distribution on social platforms. New Media & Society, 23(8), 2367–2384. https://doi.org/10.1177/1461444820926472 
第7週
10/19  (二)文本
第7週:【文本取徑1】客觀主義與建構論
客觀論與建構論(一) (10/13)
討論議題:
媒體對優勢者(如強權,精英等) 以及弱勢(如東南亞、外配、學運、精障、遊民等)的報導方式為何?
不同典範(客觀,建構,批判)的觀點,方法與倫理意涵有何異同?

案例:媒體如何再現社會弱勢?

課前閱讀:
呂雅雯、盧鴻毅、侯心雅(2010)。〈再現貧窮:以電視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02):73-111。
徐美苓、熊培伶、賴若函、吳姿嫺、施馨堯(2011)。〈是減害還是加害?愛滋新聞論述中的毒癮者框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79-128。

延申閱讀:
McQ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London: Sage, pp. 183-197.
林元輝(2004)。〈本土學術史的「新聞」概念流變(第三章)〉,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55-84。台北:巨流。
蕭蘋、吳秀麗與郭峰淵(2003)。〈地方新聞中的地方圖像:台南地區報紙的內容分析〉,《中華傳播學刊》,3:161-193。
夏曉鵑(1993)。〈「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43):153-196。
馮建三(2001)。〈四家報紙勞工新聞量的歷史分析:1953-1998〉,《傳播研究集刊》(7)。
王維菁(2018)。〈勞動薪資議題之媒體再現與定錨影響初探:以人力銀行青年起薪調查新聞為例〉,《中華傳播學刊》(33):219-256。
陳春富、殷美香(2015)。〈「跨國移住者」媒體再現研究:以臺灣主流報紙之新聞報導為觀察〉,《新聞學研究》,(125):49-93。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第四章:強暴案新聞文本分析。頁69-100
陳韻如(2011) 。〈 保護誰的生命?秘魯\"婦女運動\"公共議題的新聞框架〉,《新聞學研究》,109:122-167。
謝君蔚、徐美苓(2011)。〈媒體再現科技發展與風險的框架與演變:以基因改造食品新聞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0):143-179。
李子甜、徐美苓(2020)。〈《人民日報》霧霾新聞框架建構(2011-2017)〉,《新聞學研究》(142):59-109。
作業練習:
 
第8週
10/26  第8週:【文本取徑2】符號學
符號學分析:基本概念(全班)
討論議題:
意識形態為何?有那些類型?符號如何再建構/再製意識形態(權力意涵)?
相對於線型傳播模式,符號學如何解釋/解構意義的傳播?相對於傳達「個人」意涵,符號學如何從「結構主義」取徑,分析符號的「文化和社會」的意涵,並解構意識形態的運作?其優缺點?
思考問題:
符號學分析太主觀(你不同意那一個詮釋)?如何做到「客觀」?
符號的「社會文化」意涵和「個人」意涵有那些不同?你認為「客觀」的標準是?
請自行找一個當前新聞議題中的「符號」練習分析其明示意和隱涵意。

課前閱讀:
John Fiske :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張錦華譯,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第三、四、五章(59-132)。
蔡佩芳、 張文嘉、 許惠斐(2002)。 白金彰顯尊貴‧消費成就不凡白金卡廣告的“新”男性認同與“舊”性別迷思。廣告學研究(31): 65 - 102
延申閱讀:

Thwaites, T., Davis, L. & Mules W. (1994). Tools for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Ch1-3
楊鑫宇. (2016). 對「講文明樹新風」系列政治廣告的符號學分析. (碩士), 台灣大學, 台北.
黃靖惠、劉宏毅(2013)〈校徽符號與文化價值觀:臺海兩岸大學之比較〉,《新聞學研究》,No 115:93-140。
陳儀芬、孫秀蕙、阮理瑛( 2021)。〈殖民時期女性「疾病」、「身體」與「健康」的符號運作策略與論述建構〉,《科技醫療與社會》, (33): 57-119。

作業練習

 
第9週
11/02  第9週:【文本取徑3】批判論述分析
討論議題:
批判論述分析的意義為何?主要的分析取徑及策略為何?

課前閱讀:
倪炎元 (2018)。《論述研究與傳播議題分析》ch7搜尋隱藏於文本中的意識型態:van Dijk的社會認知論述分析、ch9論述與政治社會變遷的辯證:N. 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
陳昱名 (2014)。臺灣與新加坡報紙之福利論述再現比較︰以國民年金法與終身入息計畫為例。《新聞學研究》121: 167-201。
黃靖惠(2011)。對美國《時代》台灣政黨輪替報導的批判論述分析:以2000年及2008年總統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 ; 106 , P49 – 98。
延申閱讀:
Thwaites, T., Davis, L. & Mules W. (1994). Tools for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Ch7-9
夏春祥 (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 新聞學研究, 141–166.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
作業練習:
 
第10週
11/09  口頭報告:文本分析(案例練習) 
第11週
11/16  (三)行動者
第11週:人/讀者/受眾/公民/產消者/迷/網民:閱聽人研究與傳播理論-1

課前閱讀:
丘延亮,2002〈導讀:希望的主體─杜漢的社會性運動(societal movements)論詰與台灣社會性蛻變〉,收於Alain Touraine《行動者的歸來》,頁7-46,舒詩偉等譯,台北:麥田。
王毓莉(2020) 。夾縫中求生存:中國大陸社群媒體治理下的抗拒策略,傳播研究與實踐 ,10(2): 85 - 114 。
李立峯(2020)。〈後真相時代的社會運動、媒體,和資訊政治: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經驗〉,《中華傳播學刊》(37):3-41。
案例:
譚蕙芸(2021年7月14日)。〈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辯方專家李立峯〉。
延申閱讀:
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第九章)〉,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305-345。台北:巨流。
張錦華(2010)。〈行為主義傳播研究的批判(第二章)〉,《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陳憶寧(2011)。〈電視新聞戲劇化效果研究:由議題設定與收視動機角度來看〉,《新聞學研究》,109:78-121
林宇玲(2014)。〈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新聞學研究》,(118):55-85。

 
第12週
11/23  第12週:人/讀者/受眾/公民/產消者/迷/網民:閱聽人研究與傳播理論-2

課前閱讀:
Steensen, S., Ferrer Conill, R. 1979, & Peters, C. (2020). (Against a) theory of audience engagement with news. Journalism Studies, 21(12), 1662–1680. https://doi.org/10.1080/1461670X.2020.1788414
Livingstone, S. (2004). The Challenge of Changing Audiences: Or, What is the Audience Researcher to Do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1), 75–86. https://doi.org/10.1177/0267323104040695
延申閱讀:
Picone, I. (2017). Conceptualizing media users across media: The case for ‘media user/use’ as analytical concepts. Convergence, 23(4), 378–390. https://doi.org/10.1177/1354856517700380
郭文平(2014)。新聞文本與科技型式的雙重連結:日常生活中網路新聞消費實踐的類型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 ; 27: 27 – 63
劉慧雯(2017). 建構「倫理閱聽人」:試論社群媒體使用者的理論意涵. 新聞學研究, 131, 087–125.
Livingstone, S. (1998). Audience research at the crossroads: The “implied audience” in media and cultural theory.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2), 193–217. https://doi.org/10.1177/136754949800100203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1- 45
林思平(2017)。〈網路八卦與真理政治:批踢踢八卦板之閱聽人研究〉,《新聞學研究》(133):135-188。
林宇玲(2017)。〈新聞賦權:一般婦女參與線上新聞公民平台之初探性研究〉,《新聞學研究》(132):61-106。
 
第13週
11/30  第13週:【演講】醒醒吧!台灣龐克小誌及小誌文化政治(暫定)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簡妙如教授)
 
第14週
12/07  第14週:【當代議題】女性主義與傳播理論
討論議題:

課前閱讀:
VOICE: Lana F. Rakow and Laura A. Wackwitz.(2004). Voice in Feminist Communication Theory. P.93-109
陳婷玉(2010)。當媽媽眞好?流行婦幼雜誌的母職再現。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26: 33 - 86。
康庭瑜(2019)。「只是性感,不是放蕩」:社群媒體女性自拍文化的象徵性劃界實踐,中華傳播學刊。 35 , 125-158。

延申閱讀:
余貞誼(2011)我可能不夠女性主義:女性主義認同與實踐的敘事建構 。台灣社會學,21期P101 – 156。
Lana F. Rakow and Laura A. Wackwitz(2004). Introduction: Feminist Communication Theory P1-10 
第15週
12/14  第15週: 【演講】AI時代下的新聞傳播研究 (暫定)
鄭宇君(政大新聞系教授)
課前閱讀:
Esposito, Elena. (2022). Artificial Communication: How Algorithms Produce Social Intelligenc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ch1-4,7 
第16週
12/21  全班期末報告討論會 
第17週
12/28  寫期末報告 
第18週
1/04  繳交完整期末報告期限(1/4晚上12點前上傳NTU COOL)